清正廉潔不僅是公職人員必須秉持的政治操守,也是所有行業人員堅守的做人底線。尤其是金融行業,更要時刻把“廉潔”二字牢記于心中。能力有大有小,但清正廉潔卻不能可有可無,如果不能廉潔自律,做人便缺失了骨氣、做事便失去了底氣。金融從業人員必須要繃緊紀律紅線,鞏固清正廉潔堤壩,時刻以廉潔為公,廉潔為民。
廉潔之心需長期保持。千里之堤毀于蟻穴,一時的放松警惕易滑落腐敗的深淵。翻閱一些違紀違法的典型案例,常發現很多違法者剛開始工作時也是勤勤懇懇,一心向公,但隨著時間的流逝,便從偶爾收一些水果等不以為意到經常受賄古玩的習以為常,心態的轉變,一步一步走向違法犯罪的深淵里,再也無法回頭。因此,要時刻堅守底線,牢記廉潔教育,保持高尚節操。
黨的十八大以來,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,以高度的緊迫感、危機感、使命感和責任感,站在黨要管黨和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高度,對加強黨員干部廉潔自律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。身處金融從業的一線人員,廉潔與否關系著群眾的血汗錢,關系著金融系統的風控安全,關系著國家財產的健康穩定,更需以身作則,杜絕身邊的腐敗行為。
針對怎么才能做到廉潔自律、實現“不想腐”,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方面作過一系列指示,概括起來就是以下幾個方面:
首先是堅定理想信念,補足精神之“鈣”。理想信念的缺失好比思想上的“霧霾”,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有了健康的、積極的精神追求,就不會消極、頹廢,思想就會“干凈”起來,就能經受住誘惑和考驗,永葆忠誠、干凈、擔當的政治本色。
其次是強化宗旨意識,站穩群眾立場。始終把黨員干部聯系群眾看作“最大優勢”,把服務群眾看作“最大責任”,把脫離群眾看作“最大危險”。身為黨員干部,就是要講大公無私、公私分明、先公后私、公而忘私,和群眾一塊苦、一起過、一同干。
最后是強化廉政教育,培育廉潔價值理念。把廉政教育納入干部教育培訓規劃,有針對性地開展示范教育、警示教育、崗位廉政教育,使“不想腐”成為思維習慣和價值取向,并升華為廉潔從政的政治操守,轉化為拒腐防變的能力。
《愛蓮說》用文字記錄了對于蓮花品質的喜愛,“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漣而不妖,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,香遠益清,亭亭凈植,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”,蓮花身處淤泥而不染其灰,此乃正直清廉。為人如若蓮花一樣,廉潔在心,初心未變,必能芳香四溢,受人尊重。
(高溝支行:葉子煜)